发动机采用压力循环、飞溅润滑和加注润滑脂3种润滑方式,也称复合式润滑。主承轴、连杆轴承,凸轮轴承、连杆衬套和摇臂衬套等采用压力润滑。在压力系统中,由机油泵来的润滑油通过一个滤清器,然后进入一个油管(或一个钻孔的集油头、油槽或油道)。润滑油从主油道流到主轴承,凸轮轴承和液压气门挺杆,主轴承有供油孔或油槽,将润滑油再输送到曲轴内钻孔的通道中,润滑油就经过这些孔道流到连杆轴承的。汽缸套,活塞环、活塞是连杆轴承溅起的润滑油进行润滑的。润滑后的润滑油流回曲轴箱油底壳中,如此不断循环,保证各部件的润滑,一般发动机润滑油每小时循环达100次左右。水泵轴、充电发动机轴则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方法来润滑。
所谓汽车油压报警灯闪亮是指安装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主油道上的“油压过低报警器”在主油道的油压低入规定值时(不同发动机的规定值不同)报警指示灯出现红灯讯号。红灯闪亮与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发动机使用使用工况、系统润滑状况、机油的选用是否合理等。技术状态正常的汽车发动机按要求使用合格的发动机油,润滑压力一般会在0.1~0.4MPa, 保持正常润滑。当出现压力过低/红灯闪亮时,应立即停车,查找原因。
可见在机油合格的情况下,机油本身是不会引起亮红灯事故的。很多车主出现此现象后总是单纯只找机油原因,这是不对的。机油在此类事故中所占的因素只有5%左右,大部分都是机械故障或人为选用不当引起。主要有以下几点解释:
1.车辆刚大修完,第一、二次用油常会有亮红灯现象,主要是修理后发动机各部位间隙配合变化大,未经磨合好会有此现象。另外比较关健的是修车师傅往往不会认可自己的修理技术不过关而将故障产生的主要矛头指向油品.也加重了相当一部分司机对机油质量的误解。此种情况下一般换一、二次机油后亮红灯现象会消失。如果不是仍存在,则是车辆机械故障尚未彻底排除,得重新检修才行。
2.有些司机使用15W/40油会有此现象,换一个牌子的40油或50油则无此现象。则认为所使用的油效果不好,油质差。其实不同等级的油是不能相比较的。带“W”的油如15W/40,20W/40等油是用低粘基础油调合以满足其低温性能要求,40,50油则无低温性能要求.采用高粘基础油调配。相对而言后者40℃运动粘度(V40)较高而显得较稠。对工况较恶劣,配合部分间隙较大的发动机,或者使用年限较长,机件已有部分磨损的车辆使用单级油对防止亮红灯现象确实比多级油15W/40效果好。主要是因为油膜厚,密封性好一些。但高粘油造成启动困难,对节能无好处。 3.还有一种情况往往使润滑油生产厂家陷入“有理也说不清”的尴尬局面,就是司机原使用某厂家油品有亮红灯现象,立即换用另一厂家同一级别牌号的油,则无此现象。为此司机认定此厂家的油绝对有问题。如果不同级别牌号的油对比则有高低档与稀、稠之分,对同一级别牌号的机油相比,总公平了吧?该无言以对了吧?此时人们往往在情绪激动之际忽略一个小小的因素,就是往往在换机油时都将机油滤芯一并换掉,原因就处在这小小机机滤上!机滤质量不好,机油难滤过,或者机滤被旧油中剩下杂质堵塞,往往会产生此现象,油品受了冤枉,还不知找谁责任呢!
4.比较多的情况是车辆用一种机油,总是跑一段路程后出现亮红灯现象(使用一周后),此时则要考虑发动机汽缸活塞环是否磨损或断裂,存在窜气现象,燃油稀释了机油使之失去润滑效果、密封不够引起红灯亮。这种情况较易判断,即将残机油放出,闻一下是否有强烈的燃油味,最好取少量稍加热闻一下,有的燃油多的甚至还会很快燃烧。因此用油出现故障必须留下残机油作分析,能更好的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