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汽车异响探测仪的出现,让维修人员在诊断异响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准确和快捷。本刊2006年12期曾将其结合诊断实例进行了分析,在此进一步就其功能机理、诊断方法及维修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分析。1.无线异响探测仪的功
无线汽车异响探测仪的出现,让维修人员在诊断异响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准确和快捷。本刊2006年12期曾将其结合诊断实例进行了分析,在此进一步就其功能机理、诊断方法及维修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分析。
1.无线异响探测仪的功能特色
由于无线异响探测仪的主机和探头之间没有线束连接,而是通过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来传递声音信号,并且多个探头同时检测怀疑有故障的部位,通过信号强度的对比,可以快速找出噪声源及其位置。对于发动机电控系统、变速器、底盘、悬架系统、发动机舱盖下部、轴承、齿轮、差速器或万向节接合处等诸多部位的异响,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分析判断。
2.无线异响探测仪的原理
无线异响探测仪将不同检测部位的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的大小与振动加速度的幅值成正比。传感器测量的声音信号,通过发射器向控制模块传递,控制模块通过接收器接收相关信号,然后由模块内的宽频线性放大器放大,从而感知机器部件的各种振动。
3.使用方法
使用无线汽车异响探测仪诊断故障,在设置好探头后,打开主机开关,发光二极管可以指示当前工作通道以及异响信号的强度。通过四个通道的信号强弱的对比,可以确定具体哪个通道所反映的异响较大或存在异常。
4.判断异响的基本方法
虽然无线异响探测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维修效率,但是在具体维修中还需要掌握必要的诊断技能,在此结合判断异响的基本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1)模拟工作条件
汽车异响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汽车并不是在所有工况下都会出现异响。汽车异响一般与特定的工作条件,如温度、速度等有关,或者在特定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在诊断时应尽可能模拟异响产生的特殊条件,在总体上把握故障的本质,减小判断上的盲目性。可通过温度的变化、改变节气门的开度、变换车速及增减负荷等措施达到上述目的。
(2)明确故障部位
判断异响的部位,可用优选法逐步缩小诊断范围,这是排除故障的重要措施。首先,应注意异响产生的环境,划分异响的大概部位,然后在最有“嫌疑”的部位安放探头。如区分是汽车停驶时发生异响还是行驶时发生异响,前者一般是发动机或离合器的异响,后者则是底盘的异响。其次,要充分利用无线异响探测仪,确定异响的大体部位,检查可疑部件的颜色、温度是否正常等等,再一次缩小诊断范围。最后,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最后确诊。如踩离合器踏板观察异响的变化,若异响不消失,为发动机、离合器轴承或离合器压板等异响,否则为离合器分离杠杆、变速器常啮合齿轮、轴的异响;拆除风扇胶带或空调胶带判断是主机响还是附件响;单缸断火判断气缸异响部位等均是有效的手段。经过上述检查,一般可明确异响的大概范围。某些异响原因与特定的工作环境有关,在判断时应按照先易后难的思路进行。只要弄清楚前因后果,不必进行大量拆卸即可迅速排除故障。
(3)区分异响有无规律性
汽车的有些异响没有规律性,而有些异响,如气门机构异响间隔时间大致相等,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正确掌握其运动节奏,对于诊断轮、轴类等与转速有关的异响十分重要。比如,对于汽油发动机,重点应区分连响与间响。连响是指曲轴每转一周响一次,曲柄连杆机构发出的异响一般是连响,如活塞碰缸盖、缸内有异物等产生的撞击声。间响是指曲轴每转两周响一次,气门机构和活塞连杆组发出的异响一般是间响,如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的异响。判断连响和间响的重要依据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对于汽油发动机可采用断缸试验的方式进行判断,每次跳火的间隔时间,就是一个工作循环。对于柴油发动机,高压油管每脉动一次的时间,就是一个工作循环。
5.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分析判断发动机和底盘各类常见异响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在分析判断异响故障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在未弄清原因之前,尽量避免盲目拆卸,以免形成新的故障源。
(2)对于各类滑动轴承异响,如曲轴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异响,检测时应密切注意机油压力。在油压较低的情况下,发动机高速运转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在检测中引起润滑系统的事故。
(3)车用各类滚动轴承的异响一般与其运转速度成正比。若间隙过小,声音比较尖锐,轴承附近有发热现象;若间隙过大或内外圈配合松旷,异响则变为低沉的“哗、哗”声;若轴承严重缺油,异响是尖锐的干摩擦声,并伴有其他异响(离合器分离轴承常出现这类异响);若轴承已严重损坏,异响一般比较复杂,常发出“哗啦啦”的破碎声。对于变速器轴承而言,这种情况又会破坏齿轮的正常啮合产生异响。
(4)单缸断火是鉴别发动机异响的重要手段。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真异响”和“假异响”的区别,在连接探头的时候应相应加以区分。若某缸断火后,异响减弱或消失,不一定就是该缸异响。单缸断火后一般发动机转速有所下降,因此各类异响均有减弱倾向。还有些异响仅在特定的转速下产生,转速下降后,其特定的速度条件消失,异响也会消失。正确的方法是,单缸断火后应仍维持原来的运转速度,并反复与其他缸进行对比,由此判定是否为“真异响”。
(5)汽车上有许多齿轮传动,其间隙异常易造成异响。一般而言,间隙过大引起的异响音调较低,有明显的冲击声,并伴有振动现象;间隙过小的声音音调较高,易产生发热现象。若新旧齿轮不配对,产生的异响则比较杂乱。
(6)变速器与悬架系统零件较多,引起异响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在分析判断时应注意:①是否与特定的速度有关,如有些行星齿轮发响,在50km/h左右比较明显。②是否与某些挡位有关,这对于判断变速器故障十分重要。若某挡发响,肯定与影响该挡传动的部件有关;若所有挡均发响,则往往是常啮合齿轮轴故障或变速器缺油。③是否与特定的动作有关,如加减挡、起步、急加速、急减速和转弯等均是判断异响的有效手段。其中,变换速度、变换方向对于判定悬架故障尤为重要。④是否有一定的节奏性。悬架异响一般没有明显的节奏性,但当车速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形成共振,引起车身的剧烈振动;而变速器齿轮非正常啮合异响一般有节奏感,可结合发动机点火的脉动次数、齿轮的发响次数和传动比等因素确诊发响部位。
当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时,因空气与汽车之间相对运动速度较快,车身表面易产生干扰空气声。在高速行驶中判断异响时应正确区分空气动力异响,凡与气体流动有关的部件,均应考虑气体排出的轰鸣声:常从车下发出带有一种“呜汪……”的叫声,很可能是车轮里、压缩机内或水泵内的滚柱轴承坏了,也有可能是空调压缩机出现故障。
除了可以快速缩小检查区域,无线异响探测仪有时候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比如有的异响只有在行驶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所有传统的检测方法对此都会束手无策,而无线异响探测仪则可以在运行中进行测试,不受车辆运行的干扰。另外,对于一些危险部位的测试(狭窄处、旋转部件较多等),无线异响探测仪也可以派上用场,降低工作中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