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原本就是一个让爱车“伤不起”的时节,步入七月,对爱车照顾就该更加周到。所谓7月是金色的,那么小编也希望在这里给各位车主带来一些汽车维修保养的经典,让广大车主度过清凉一夏!
驾驶篇
夏季驾驶还是稳妥好,烈日炎炎如何安全度过?小编精选手册之驾驶篇
多看后视镜
后视镜可以帮助司机将前后左右路况尽收眼底。在并线、倒车或超车时,后视镜作用尤其大。很多新手司机没养成看后视镜的习惯,或因太紧张只顾紧盯车辆前方。
【支招】新手要习惯看后视镜中的影像,并要与实物比较,知道大概的距离和方位。路况不复杂时,新手也要常用余光关注车辆的后视镜、留意四周的路况和车况,以应对突发事件。
变道要提前准备
新手道路不熟,常常要到路口附近才想起要拐弯或掉头,这时才开始变道,难度明显加大,而且技术有限,经常会被卡在路中间。
【支招】开车时应将目光放远,并多留意路口指示牌和路面的白字地名路线指示,需要变道的路段,及早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变道时,看清本车道和要并入的车道,估算两条车道的后车距离和车速,保证足够的时间顺利变线,看准时机后,提前打转向灯提醒后车,变道时稍微提速。
遇事故按轻重处理
市区内一般多为小事故。不过由于是头一遭,新手遇到事故时会感到不知所措。
【支招】新手上路,磕磕碰碰少不了。一旦遇到交通事故,首先不要慌张。如果是轻微事故,可与对方协商解决。如果对方耍赖或态度恶劣,可报警处理。如果事故较大,应停车保护现场,在车身后方安放警示标志提醒其他车辆绕行,并报警等交警来处理。还有就是记得拨打保险公司电话。
维修篇
维修讲究DIY,修车不如靠自己。小编手册之汽车维修篇
老司机都知道一句话:“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的是开车时要多听、多看。可是您知道吗,其实开车时不光要多看路况,平时更要养成自己勤观察车况的习惯。只要细心发现,爱车的一些小故障也是能提前避免的。
一、通过尾气的颜色判断爱车故障
正常尾气应该是无色、无怪味的,而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汽车尾气很可能表明车辆本身正面临一些故障。
1.黑烟
表现:发动机抖动,排气管有不正常声音发出,同时排出黑色烟体,加速时感觉无力。
原因:产生黑烟的故障原因较多,如果是化油器车冒黑烟那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比如冷启动时,火花塞工作不好,要打半天马达才能启动,这样积在缸内的混合气不能完全燃烧自然就会有黑烟排出了;或是车辆点火时间不对,提前或错后也会导致黑烟产生。
电喷车一般冒黑烟的很少,如果真冒出了黑烟,那多半是缸体内出现了故障。“断缸”就是常见的一种。
办法:化油器的车如今基本都已上了年岁,要经常检查化油器等机件的老化程度,化油器车不同于电喷轿车,要经常进行保养和调校,养成好的用车习惯。电喷车要每隔3万公里检查缸线,每隔1万公里检查火花塞,有问题的要及时更换。
2.白烟
表现:着车时,可见大量白色水蒸气冒出并伴有发动机运转不平稳,即使发动机预热达到正常工作水温仍有大量水蒸气冒出(冬季除外)。
原因:导致冒白烟可能是由于发动机汽缸的缸垫有磨损,产生一定间隙,导致散热系统的水大量进入燃烧室。水无法燃烧,受热后生成水蒸气,直接从排气管排出。
办法:检查发动机缸体、汽缸垫是否有损伤,检查油箱内是否有积水。另外,查看汽车说明书,严格依照厂家规定添加标号正确的汽油。此外,低温热车时也会有少量白色尾气冒出,这是冷热交换的正常现象,热车后白烟自然消失。
3.蓝烟
表现:车辆爆发力下降,感觉加速无力,噪音变大,排气管有蓝色烟排出,并伴随有机油燃烧所产生的焦煳味道。通过检查机油标尺的同时还会发现机油消耗量大,正常情况下每次保养完,行驶5000公里后,机油的消耗量应在正常范围内,无需中途补充。
原因:蓝烟多是由于发动机内部故障,导致机油蹿入燃烧室燃烧而产生的,常见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严重磨损。汽缸内壁有划伤、活塞密封不良或气门处严重磨损,都会产生间隙,而原本负责润滑的机油此时会通过这些间隙蹿入燃烧室参与燃烧,燃烧不了的机油排出车外时就产生了蓝色的浓烟。二是机油加注过量也容易导致烧机油。有些车主误认为机油加得越多越好,但是殊不知过量的机油也会被带入汽缸进行燃烧,从而产生烧机油现象。过量加注的机油还会阻滞曲轴臂的正常运作,让其额外做功,增加能耗。
办法:对车龄较老的车辆要经常检查缸体、活塞等部件的密封性,发现有蓝烟排出时及时到维修站修理,以防更大损失;机油添加要适量,过多、过少都不可取;定时检查机油使用情况,一旦发现机油消耗异常,立即去专业维修站进行检查。
二、通过异常的抖动判断爱车故障
正常情况下汽车发动机的抖动应该很平稳、有规律,如果能明显感觉到爱车最近的抖动比新车大,那您就要特别注意了。
1.早晨怠速时抖
热车有改善
表现:早晨着车时发动机比正常情况抖动得厉害,而且有时还会出现一次不能启动的问题。
原因:有可能是节气门过脏,喷油嘴、进气道的积碳过多。冷车情况下积碳会吸附一部分燃料,而燃料如果不是完全进入汽缸燃烧,就会产生怠速不稳,启动困难的症状。
办法:清洗节气门、喷油嘴、进气道。
不过要提醒消费者的是,清洗工作可以一步一步进行,先洗节气门看看有无改善,如果好了就不用清洗剩下的那两项了,避免多花冤枉钱。
2.高速抖动或跳动
表现:高速行驶到某一时速时,方向盘能感到明显抖动或跳动,但低速时不明显。
原因:其实引起汽车抖动的问题有很多,这里我们要先排除由于发动机故障而引起的非正常抖动,因为发动机的故障一般低速也会出现。爱车如果只是高速抖动明显的话,我们可以先目视一下轮圈上的平衡铅块是否有丢失,或轮毂有无明显变形。如果上述地方都没问题那就要求助于专业的检测设备了,因为转向拉杆、悬挂以及轮毂的细微变形我们是用眼睛难以辨别的。
办法: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碰撞、频繁上下马路牙子或过坑不减速都会导致悬挂、减震器、轮毂的意外变形,或球头、轮胎的不规则磨损,基本上可以通过调整底盘的悬挂位置、前束角度或更换轮胎来解决。三、通过滴漏的液体判断爱车故障
您有过早上起来一看车下一片湿乎乎液体的经历吗?如果有也不用急,看看您是下列哪种情况吧。
1.润滑油
如果是机油、齿轮油等润滑油滴落在地面上,用肉眼就能分辨。因为这类液体的颜色很深,而且用纸沾上立刻就会扩散,用鼻子闻一下还会有淡淡的油脂味道。发生润滑油泄漏一般都不是小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汽油
汽油具有很高的挥发性和刺鼻的味道,如果爱车有汽油泄漏的情况应该不难发现。但由于其有高挥发性的特点,所以一般少量的滴落不易被发现,基本要靠气味来辨别。发生汽油渗漏的部位一般在油箱、油管连接处或发动机的供油系统等部位。
3.水
夏天开启空调时,由于空调系统要进行冷热交换,所以有一些无色、无味的水滴落下来是正常的,但要确定不是发动机冷却液等泄漏,而且关闭空调后滴水现象就会随即消失。
4.冷却液
如果发动机冷却液(也叫防冻液)有渗漏,一般会发生在水箱的上下水皮管处、水箱或是储水罐等位置,只要不是特别严重,基本上都可以坚持到维修站再修理,不过漏冷却液的车要随时检测水温指示仪表,一有异样立刻停车。
保养篇
汽车保养,汽车养护的精髓所在!金色7月,小编手册之保养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赞同自己动手洗车的车主不在少数,有的还在观望,有的已开始身体力行,有的甚至已经完全依靠双手“自力更生”。专业人士提出了几项建议,希望这些车主在节省养车开支、享受洗车乐趣的同时,使爱车也能得到正确的清洗方式。
一、正确洗车的顺序是:从车顶、前机器盖、行李箱、车身侧面、灯具、保险杠至车轮,依次清洗。
二、使用“死水”是造成汽车划痕的根源之一。
洗车时起码要准备两桶水,因为车身下部三分之一总是最脏的,要和车身上部三分之二处分开擦洗。现在很多车主购买了洗车专用高压水枪,但是由于其洗车所用的水无法循环使用,不利于节水环保,因此不提倡大量推广。
三、一定要先将车身的尘土、泥沙等污迹冲洗干净后,再擦拭车身,避免有颗粒物划伤漆面。擦拭时应顺着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地轻轻擦,最忌讳画圈和横向擦拭。
四、漆面温度突变易产生热胀冷缩、失去光泽、早期老化、龟裂等现象,因此应尽量避免长途行驶后车辆没有冷却或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就洗车,尤其是冬天对附着冰雪的车辆,切勿用热水为其“洗澡”。
五、针对特殊污迹,如动物的尸体或粪便、沥青和油漆化工类材料,在用清水之余还要配以汽车专用清洗剂和擦拭工具,在购买时一定要问清清洗剂的准确用途,或针对自身车辆的不同情况购买。
六、雨季时应勤洗车身。很多脏污会随着雨水附着在车身上,还有雨水中的酸性成分如果不及时清洗,长时间堆积,都会对车身产生腐蚀,伤及漆面。另外,雨季潮湿、闷热的空气有助于车内各种病菌繁衍。因此应特别注意车内的清洗,要经常使用专用内饰清洗剂对各部位进行擦拭,坐垫、脚垫也要经常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