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上路冒黑烟,原因多样。
连日来,本报对机动车冒黑烟的行为进行了报道,不少读者致电本报新闻热线22200000反映,冒黑烟的机动车主要集中在公交车、环卫车、土方车、报废车、拼装车等,希望这些车辆的车主能采取措施,该保养就保养,该报废就报废,以减少、解决冒黑烟问题。
公交车
勤跑且多用柴油
“我觉得公交车是中心市区冒黑烟的机动车‘大户’。”市民张先生说,一辆公交车平均每天要跑数百公里,零部件磨损厉害,即便是达到了欧Ⅲ标准的好车,也吃不消,更何况,本市有的公交车还远远没有达到欧Ⅲ标准。
大多数市民认为,中心市区的公交车有的是柴油车。柴油车在节省能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冒黑烟是柴油车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低,柴油燃烧不充分。
据了解,目前,公交“黑尾巴”问题,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今年,市区将采购500辆环保型公交车,其中国庆前到位并投用210辆—240辆,其余的将在年底前全部到位。这些环保型公交车的投入使用,将有效改善公交车“黑尾巴”问题。
土方车
不太注重保养
“土方车也是冒黑烟‘大户’。”市民陈小姐说,她住在市区安吉路附近,附近有许多工地,多辆土方车从这里经过,有的拉着长长的“黑尾巴”。
她说,土方车大多是外地牌或是没有牌照的,这类车因为没有经常保养,超过使用期限仍在使用,加速了车的老化,不断冒黑烟。有的环卫车也不注重保养,机件老化严重,容易冒黑烟。
报废车
机件超期使用
“报废车上路行驶,是导致黑烟难绝迹的原因之一。”市民吴先生说,车辆尾气排放如果不达标,就通不过年检。但一些车主怕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被强制报废,就不去年检,任尾气超标排放。
他认为,市区冒黑烟的报废车集中在摩托车。2000年,中心市区禁止摩托车报牌。摩托车的使用年期为10年,可以延期使用3年,所以到2013年,所有中心市区牌照的摩托车都将报废。截至今年7月,中心市区还没有达到报废年限的摩托车有4万多辆,但是有许多达到报废年限的摩托车没有主动去报废,仍然上路行驶。
出租车
抢客急加油门
“出租车也容易冒黑烟,特别是一些使用柴油的出租车。”市民张女士说,有的出租车司机为了抢客,猛踩油门,猛刹车,黑烟就冒出来了。少量短途客车因为多拉快跑等原因,也容易冒黑烟。
货车
驾驶技术有缺陷
“货车也是冒烟‘大户’。”市民朱先生说,在市区坪山路的高速桥下有许多货车,这些货车经常冒黑烟,让人很难受。货车冒黑烟主要是因为驾驶员技术有缺陷,爬坡时猛踩油门,发动过快,供油加大。
他分析道,当车辆在短时间内急剧改变供油量(就是大踩油门到底)的时候,供气跟不上,在短时间内会产生比较浓的油气混合物,冒出大量黑烟。
拼装车
改变技术参数
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拼装车也是“喷烟大户”,特别是拼装三轮摩托车。这类车私自改变了原来的机件技术参数,使机件超负荷运转,从而使超标尾气产生。有的改装货车超载,在上坡时,司机不得不加大油门,排气管喷出缕缕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