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先生买车前后心理发生哪些变化,也许对即将买车的消费者有一些帮助。
买车前:关心油价,决心如果燃油上涨就不开车
买车后:油价涨,也得开
记者调侃:燃油价格浮动确实让人揪心,但是买车后车主会想:“车既然买了能不开吗,谁还在乎涨的那几毛钱呢。”
买车前:看什么车都好
买车后:不管开什么车,最终还是代步工具
记者调侃:各式各样的车型不免让消费者挑得眼花缭乱,不知选哪款好,但是“过来人”会告诉你,其实汽车就是代步工具,能把你带到目的地就行,这才是汽车的本质属性。
买车前:把所有车险都买了
买车后:发现其实只投几样保险就足矣了
记者调侃:投保车险时一定要弄清自己和保险公司的权利和义务;交强险是必须交的,第三者责任险也很重要,像玻璃险、划痕险、盗抢险、自燃险等根据需要购买就可以了。
买车前:担心车辆保养费用高
买车后:保养费再高也在所不惜
记者调侃:买车只是汽车消费的第一步,车主今天给爱车买个脚垫、明天给买瓶香水,算起来也要不少钱,但是这种有车的喜悦感对车主来说无法言表,所以即使为爱车“勒紧肚子”过日子车主也心甘情愿。
买车前:担心开车技术不过关
买车后:恨不得天天开车上班
记者调侃: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现在离不开手机一样,即所谓的“手机综合症”,也许未来会出现“汽车综合症”。
买车前:坐公交都要精打细算
买车后:加多少油都不在乎
记者调侃:买车前坐公交车都要好好算算坐哪趟车省钱,出租车尽量少做,买车后只要没油就去加油站,每次加个一二百元都是家常便饭。
买车前:希望开SUV畅游祖国大好山河
买车后:发现开SUV更多是为了“面子”
记者调侃:很多消费者就是奔着SUV硕大的外形才购买的,实际上购买SUV的消费者更多是为了“面子”。
买车前:不熟悉的地方尽量不去
买车后:哪都敢去
记者调侃:下班了,天黑了,公交车少了,所以晚上很少出行,一旦有了车就哪都想去,自驾游的队伍因此在不断壮大。
买车前:恨不得早五点就起床准备上班
买车后:因为有车,所以很赖床
记者调侃:离单位远不得不起早坐公交车,可买车后人变懒了,因为私家车让上班的路“变”短了。
买车前:只知道离家最近的餐馆什么菜好吃
买车后:发现到处都有不错的餐馆
记者调侃:白领下班普遍很晚,回家晚了只能在家附近的餐馆对付一口,买车后就能去更多的地方品尝美食了,这个感觉真爽,但请记住千万不要酒后驾车哟。
买车前:感觉天天送孩子上学操心
买车后:送孩子真轻松
记者调侃:很多家长买车实际上是为孩子,买车后送完孩子上学,自己上班也不再迟到,没事的时候可以带家人和心爱的宠物去度假,有车的感觉真好。
买车前:说司机没公德,和行人抢道
买车后:说行人没公德,和汽车抢道
记者调侃:换位思考一下,交通安全靠大家,大家互相理解,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