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比亚迪也够“背”的,历经坎坷,其媒体形象刚刚开始扭转,一起恶性醉驾事件又将其卷入其中。被撞起火的偏偏是正常行驶的E6电动出租车,连司机带乘客,三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被熊熊烈火吞噬,比亚迪数十亿股票市值也随之蒸发,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电动车发展现状的强烈质疑。10多年来,中国电动汽车虽然历经两次劳民伤财、成果寥寥的“大跃进”,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处于如此负面的聚焦之下。
比亚迪E6是否存在设计缺陷?
连日来,除了不幸失去亲人的家属的悲痛,相信压力最大的就是比亚迪了。而从事态进展来看,深圳交警部门的压力也不小――肇事司机被疑“顶包”,监控录像的不完整也被疑做了手脚。关键的是,这一切并非空穴来风,事故现场个别交警对媒体的威胁令人作呕(详见《南方日报》27日报道),实在有辱深圳的城市形象,据此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其背后又有什么拿不上台面的“内部措施”,甚至会招致对比亚迪与力推电动汽车的深圳市政府亲密关系的自然联想。
E6被撞起火车毁人亡的悲惨一幕,到底是纯粹外力所致还是自身设计或电池安全存在缺陷?在相关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不妨根据已公开的信息,还原一下事发现场。
根据深圳交警部门最新发布的情况通报,5月26凌晨,肇事车辆以不低于180公里/小时的速度与两辆同向行驶的出租车(速度约80公里/小时)先后发生碰撞,导致其中的一辆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失控,尾部与右侧绿化带树木相撞,随即起火,造成E6出租车上3人当场死亡。根据该通报,肇事车辆的右前方与E6的左后方发生了“剧烈碰撞”,而肇事车辆内的4人只受了轻伤。
另据媒体从相关出租车公司了解到的情况,此次出事的E6恰好被撞到电池的充电口,导致电池短路出现火花,瞬间发生燃烧。据介绍,之前E6也发生过交通事故,车头、车尾和腰部都被撞过,但从未发生过起火燃烧的情况。
可也有媒体指出,E6的车身尾部的电池组防护设计已经被取消,显然降低了安全标准。另有图片显示,以E6的体量,其离地间隙仅有150毫米,电池装置拖底的风险很大。但另一方面,据包括《国际商报》在内的一些媒体亲眼所见,比亚迪“铁电池”的安全测试及研发生产流程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尽管并未得到具体的相关数据。
刚出台的电动汽车国标面临挑战?
巧合的是,5月17日,工信部刚刚发布了电动汽车国标《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并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特别规定,电动汽车的安全首先必须达到乘用车的通用安全标准,包括正面、侧面碰撞和制动性能;同时在储能装置(电池组)、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等方面也有极为严格的标准。现在看来,假如比亚迪E6在安全方面存在设计缺陷,《条件》的技术标准恐怕还得提高。
我们知道,沃尔沃电动汽车C30经过数百次碰撞试验才确定了安放电池组的最安全位置,而且碰撞角度为360度,碰撞速度都在100公里/小时以上,至今也没进入商业运行。奔驰S400混合动力累计做过上千万公里的路试,发生碰撞时可在瞬间切断电池电路。而在中国,包括E6在内的一些自主品牌电动车虽然也通过了国家对新车的强制性碰撞测试,但是,据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权威王子冬介绍,国内电动汽车安全碰撞试验的模拟时速都在事故概率较高的40~70公里,如果要进行时速100公里以上的碰撞试验,则需要1~2年的时间,撞坏好多辆车,企业是不愿意干的。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