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estar设计解读:北欧性能之星诠释极简美学

  【太平洋汽车网 新车频道】如果你喜欢自驾游,北欧有99.99%的可能性会被纳入到你的愿望清单,那里冰川与火山交融,极光星辰闪烁,湖泊星罗棋布……随手一拍就是手机壁纸般的出品。  在这片土地上,90多年前

  【太平洋汽车网 新车频道】如果你喜欢自驾游,北欧有99.99%的可能性会被纳入到你的愿望清单,那里冰川与火山交融,极光星辰闪烁,湖泊星罗棋布……随手一拍就是手机壁纸般的出品。

  在这片土地上,90多年前诞生的沃尔沃天生就像它的制造者一般,纯粹淡雅且居家,与“凶狠”扯不上一丝关系。然而,曾经归属沃尔沃旗下的汽车品牌Polestar极星却是另类的存在,内在传承了多年征战国际赛事的狂野基因,外观继承了斯堪的纳维亚的极简美学……

由沃尔沃演变而来的设计理念

  Polestar前身为Flash Engineering车队,自1996年诞生以来,先后驾驶着以沃尔沃为原型的改装车,参战瑞典房车赛(STCC)、世界房车锦标赛 WTCC等国际赛事,后来升级成为沃尔沃的御用改装厂。

  2015年,Polestar被沃尔沃全资收购。2017年,Polestar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它从沃尔沃品牌中彻底剥离出来,成为聚焦高性能电动车的独立品牌,以积极的姿态告诉我们:“北欧暖男”也可以成为狠角色。

  从2017年到如今,Polestar共发布了两款量产车——Polestar 1、Polestar 2。虽然都未正式交付,但不难发现这两款量产车都刻印着沃尔沃概念车的影子。

  故事要从6年前开始说起,沃尔沃在2013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带来了高端轿跑概念车沃尔沃Coupe。接着,2016年沃尔沃又推出了沃尔沃40.1 Concept和40.2 Concept。

  这几款概念车设计完成度都比较高,但沃尔沃更多地只是想秀一下自己对未来设计的畅想,其超前和个性的造型显然与沃尔沃的产品基调不符。当Polestar独立成高性能电动车子品牌之际,这些凝聚了设计师心血的结晶品就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再加上,这几辆概念车的幕后设计操刀手Thomas Ingenlath、Maximilian Missoni、Robin Page中的两位被调动至独立后的Polestar,担任核心灵魂人物。于是沃尔沃Coupe和沃尔沃40.2的设计理念顺理成章地被移植到Polestar身上,分别对应Polestar 1、Polestar 2。

  这是任谁都猜不到的完美安排,一来诠释了沃尔沃与Polestar之间的关联,二来也表达出了Polestar这个全新品牌不同于沃尔沃的突破传统和大胆创新,于是也就有了今天Polestar的面孔。

外观极简、纯粹

  从外观来看,Polestar 1、Polestar 2都主张极简主义,有人将它形容为“性冷淡”,但你不能否认它的耐看。将它放在如今千篇一律的网红脸时代,你会发现Polestar呈现的是一种克制的美,不追求过多的线条和颜色。就如官方所说,Polestar并不需要迎合所有人的审美,它需要塑造一种特立独行的风格。

  作为一款售价百万的高性能GT轿跑车,光是拥有一副冲击力的前脸恐怕还是不够,它必须还是360度无死角的侧脸男神。

  从Polestar 1的侧面来看,造型灵动,腰线从前翼子板开始向后延展,沿着车门把手做出回旋,最后向车尾延伸且愈发锐利,直至勾勒出车尾的造型。这样的设计是向60年代经典的沃尔沃P1800车型致敬,果然时尚设计都是一场轮回。

  从Polestar 1过渡到Polestar 2,Polestar正式跨入纯电动时代,同样遵循着纯粹的品牌设计理念,但却比Polestar 1更多地脱离了沃尔沃的印记。

  如今,镀铬饰条成为各大汽车品牌惯用的设计元素,但在Polestar设计师眼里它只是被玩腻的设计符号,同时镀铬工艺也会对环境造成伤害。所以,你在Polestar 2身上几乎发现不到镀铬饰条的存在。

  灯组设计方面就有点意思了,采用“雷神之锤”前大灯+贯穿式尾灯,内里糅合了Polestar和沃尔沃的安全智能技术,比如智能探测、防远光炫目等,追赶潮流又不落窠臼。

  从外观的设计来看,Polestar并不是要做惊艳媚俗的“美人”,而是用一种清新脱俗的装束表达属于自己的品牌理念。

  比如与车身同色的品牌标识、隐藏式门把手、冷色调的车漆,让人将视觉重心更多地投放到整体设计上。

  世界设计史有一句最有名的金句:“Less is more”,Less不是单调,而是简洁。More不是繁复,而是丰富。Polestar正是用这样对立统一的设计美学构建品牌的内涵。

内饰先锋科技

  随着新四化大趋势的到来,科技感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主机厂都在拼智能化程度,炫屏幕大小,可是一不小心就丢掉设计感。今天的主角Polestar可没有因为追逐所谓的科技感,而丢掉自己的设计风格。

  与同样来自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特产——宜家一样,Polestar崇尚实用、精简的内饰设计精神,让科技变得可视化 ,用细节强化科技感。

  当别的传统豪华GT在告诉你:"我这车是由高档木饰板装饰,质感光滑……",Polestar 1则用碳纤维材质取而代之,在增强轻量化的同时,也在时刻提醒你,这是一台造价不菲的碳纤维车身GT轿跑。

  价格更亲民的Polestar 2内饰比身为轿跑的Polesar 1更加前卫,中控台集成11英寸高清中控触摸屏,配备谷歌原生Android车载娱乐系统(Android HMI),UI界面极为简约。来到中国后,系统将切换为适应中国用户喜好和习惯的高德地图、科大讯飞语音助手等功能。

  Polestar 2的座椅则以名为“WeaveTech”的可持续材质包裹,灵感源于深海潜水服,具备减重、防滑、防水和防尘的效果,触感和耐久度不输真皮材质。当然了,你真的非Nappa不可,可以选择额外付费选装,但Polestar更希望消费者跟它一样,追求环保自然。

  正如外观一样,Polestar的内饰设计也在坚守着极简主义的理念。从中控台布局,再到环保材质的运用,Polestar的内饰设计没有一丝油腻感,同时也没有割舍掉豪华车应有的质感,放眼整个市场,两者兼具的车型可真不多。

全感官高性能

  Polestar的定位就像RS之于奥迪,M之于宝马,AMG之于奔驰,都毫不吝啬地通过各种套件,显示自己不羁的一面。不同的是,Polestar的身份比较特殊,既是已经独立化运营,还是彻彻底底地直接指向电动化。

  当别人高性能车的V8引擎在咆哮时,polestar则用静谧的驱动电机展现何谓大趋势下的高性能。虽然外表看似相对“冷淡”,但Polestar可是暗藏着一颗躁动的心。就像北欧人都被调侃患有重度社交焦虑症一样,其实只是人家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罢了。

  以Polestar 2为例,其双电机系统能带到408PS的最大动力及660N·m的最大扭矩,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只需4.7秒,NEDC工况续航里程有望达到500公里。而对于这样的高性能特质,Polestar将其交由细节方面表现。

  在设计师看来,高性能应该是一种全面的感官享受,不局限在驾驶时的感受,更应该全面地覆盖视觉、听觉、触觉等更多感官维度。所以,无论车身内外,Polestar都大胆运用了瑞典金的元素装点。

为什么要追求“设计为先”?

  除了产品设计,Polestar认为设计统领着品牌的一切,包括一切品牌视觉、品牌建筑、品牌零售体验店、甚至于线下的不同市场活动。所以,你可以看到Polestar的成都工厂、体验店Polestar Space都这样的↓↓

  前不久,在米兰时装周上,Polestar还刷了一波存在感,推出名为“into the light”的展览,包括纯白色的“The fuel station”、“The slot car track”等以此告白电动化,极简、环保、实用的美学特征依旧贯穿在关于Polestar的一切,我想这就是Polestar的灵魂所在。

  如果要单纯地从颜值判断一个人或者一台车的好与坏,显然他是肤浅愚昧的。Polestar作为汽车的本质属性,表象化的设计是吸引消费者了解Polestar的前提,更重要的是透过设计读懂背后的品牌故事与价值。

写在最后

  眺望整个行业的未来趋势,新能源车是各家车企兵家必争之地,而在豪华纯电动车领域,特斯拉已经树立了纯电动车的标杆,传统豪华品牌也在抛出奔驰EQC、奥迪e-tron这样的革命性产品对这片新兴市场虎视眈眈,脱胎于沃尔沃的Polestar也不例外。

  从品牌发布到如今,背靠沃尔沃成熟的技术和吉利金主爸爸的支持,Polestar已经手握两张王牌,有600马力的性能GT Polestar 1作为门面担当,有风格鲜明、定价锁定30万级别的Polestar 2作为走量车型,并且分别在年内和明年上半年交付。在目前这个节点之下,在国内市场能称得上真正的豪华新能源车并不多,有着设计、做工、安全优势的Polestar充满着探索的空间。(文:太平洋汽车网 曾惠君)

 

编辑推荐阅读:

 2019日内瓦车展:静态体验Polestar 2

 沃尔沃XC40设计解读: 北欧笔触因何风靡?

 ARCFOX-7设计解读:灵动身躯下的狂野性能

 前途K50设计解读:美感源于生灵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