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洛杉矶车展十宗最 纯电美式肌肉车上榜

  【太平洋汽车网 新车频道】洛杉矶车展已经接近到尾声了,即使你现在订机票,估计也赶不上“最后的一班车”;但不要紧,我们已经针对洛杉矶车展做了全方位的报道,但依旧觉得内容太多,应接不暇的话,我们已经为各位

  【太平洋汽车网 新车频道】洛杉矶车展已经接近到尾声了,即使你现在订机票,估计也赶不上“最后的一班车”;但不要紧,我们已经针对洛杉矶车展做了全方位的报道,但依旧觉得内容太多,应接不暇的话,我们已经为各位看官准备好了2019洛杉矶车展中的”十宗最“,让你以最高的效率来了解今年的洛杉矶车展。

最暴力的场面

车型:特斯拉Cybertruck

  特斯拉cybertruck的发布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在洛杉矶车展上,而是在洛杉矶近郊的Space X工厂里,但起营造出来的“暴力”震惊了车坛。马斯克此前在推特上就透露,这款新车的灵感来源于经典科幻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的启发,其实这从新车的命名也能看出来——『Cyber』+『Truck』。

  说到《银翼杀手》,那就得先解释一下『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个概念。这个美学概念最初由威廉·吉布森的小说《神经漫游者》定下基调,大都是反映未来科技跃进,虚拟网络和人体改造成为支撑社会运行的基础技术,虚拟与现实越来越模糊的反乌托邦社会。显然,激发特斯拉灵感的就是这个『Cyber』理念,即强科技与强智能。这一点从发布会前的预热环节就能看出来。

活动场外预热

  活动开始,话题人物马斯克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入场,简单寒暄开场不到五分钟,我们就看到CyberTruck缓缓驶入场内。

(因现场拍摄条件受限,部分配图取自直播源和官图)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款新车,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疏离感,感觉就像是电影里跑出来的未来交通工具,跟我们传统观念里的汽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整台车的直角线条异常凌厉,由看似一体式的金属外壳包裹,下方一条腰线贯穿前后,直接将车辆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方为三角形的车顶(前所未见),车尾直接就是尖锐到锋利的矩形棱角。下方是熏黑封闭式轮毂,离地间隙40.6cm,前后接近角35°、离去角28°。如此独特的造型设计,借鉴了来自于1977年《007之海底城》中詹姆斯·邦德驾驶的Lotus S1 Esprit。

  据马斯克现场介绍,CyberTruck的增压版将作为登陆火星的官方用车,是的、你没听错,特斯拉准备把它弄到火星上去,强势诠释『外星科技』。

  很多人可能误会:如此超前的设计风格,肯定只是一辆『概念』车而已。错了!这是计划于2021年正式量产的车型。

  在介绍新车时,马斯克不仅强调它的超前设计,而且车身材料也不一般。我们已经在Model S/X上见到过「生化武器防御模式」,在特斯拉纯电动半挂车 SemiTruck上的防核弹前挡风玻璃。如今,CyberTruck的车身延续了它的末世科技,由 ULTRA-HARD 30X冷轧不锈钢制成,出厂就自带防弹、防锤属性。

  了解马斯克的朋友都知道,他并不仅是一个汽车公司的老板而已,还是一个前沿科技的探索者,名下还有另一个致力于太空科技研发的公司Space X。该公司目前正计划研发新型运输火箭,目的是2022年实现登陆火星。而Space X正研发的星舰StarShip,舰体就使用了跟CyberTruck车身完全相同的材料。惊呆。

  另一个亮点,CyberTruck的车身玻璃号称使用了新研发超强玻璃和聚合物层状复合材料,可以吸收定向冲击力,从而提高抗击性能和耐损伤性。新材料来自前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Rosie Mottsmith的研发团队。

  马斯克当初给Mottsmith定的目标是,除了普通的意外撞击,还必须要有抵御特定进攻武器的能力。在前面的功能演示中,这块玻璃似乎确实有这样的防护能力:

  然而,很尴尬的是,在实车演示时,玻璃直接被铁球砸碎了:

  哈哈哈、太真实了…容我笑1分钟先,可能是估摸着后窗玻璃能挽回一点颜面,于是再试了一下后玻璃,没想到:

  又碎了!哈哈哈,但凡吃点花生米,也不会认真成这样。所以你在接下来的现场图,都会看到一辆窗户都碎了的新车。

  这一系列操作告诉我们:没事别老想着拿球球砸自己的车,不然你会很尴尬...

  因为活动现场没有开放内饰的拍摄,我们可以简单看看官方概念图。内饰并没有采用花哨的概念设计,除蝶型方向盘和17英寸中控屏幕外,前排几乎没有其它任何结构,相当冷淡工业风。

  试驾的时候偷偷拍了几张,就这张看得比较清楚~

  好了,造型设计和车身材料我们先说到这里。既然是一款纯电皮卡,动力和牵引力自然是重点。

  马斯克用了“近乎无限”来形容这台车的牵引力,在特斯拉的演示视频中,CyberTruck直接拖走了某燃油皮卡。根据后来放出的性能数据,三个版本的车型分别具备3400kg/4536kg/6350kg的牵引力,确实不同凡响。

  与此同时,棱角分明的结构设计,让CyberTruck拥有2.83立方米的载货空间,配合高达1588kg的有效负载能力和可调节(上下10cm)的空气悬架,可轻松放置一辆沙滩摩托。

  最可怕的是,这样一辆兼顾拖车拉货的巨无霸,百公里加速居然能够低至2.9秒!一辆大皮卡,不仅跑得跟保时捷911 Turbo 3.8T一样快;甚至还能背着一辆911继续跑,你说吓不吓人。

  在发布会之前,我们已经尽可能地抬高对CyberTruck的期望,没想到特斯拉还是刷新了我们的认识。这可能是电动车历史上,第一辆真车比假想图更夸张的车型。

  发布会临近结束时,马斯克公布了新车的续航与售价,CyberTruck将推出402/483/804公里(EPA标准)三个续航版本,售价分别为39900/49900/69900美元。

  来看看这三款不同车型的具体参数:

特斯拉CyberTruck 车型信息车型单电机后轮驱动双电动全轮驱动三电机全轮驱动续航里程402 km483 km804 km零百加速6.5 s4.5 s2.9 s牵引力3400 kg4536 kg6350 kg货箱尺寸2.83 m³离地间隙40.6 cm接近角35°离去角28°预售价$3.99万美元

≈ ¥28万元

$4.99万美元

≈ ¥35万元

$6.99万美元

≈ ¥49万元

  对全球纯电车市场而言,特斯拉CyberTruck的出现,简单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意义非凡』;对于美国纯电车市场而言,那就更是『巨大冲击』,为什么这么说?来看看2018年美国本土汽车市场的车型销量榜:

2018年美国市场销量TOP10排名车型全年销量(辆)同比增长率1福特 F系列9093301.4%2雪佛兰 Silverado5858640.0%3道奇 Ram5369807.2%4丰田 RAV44271684.8%5日产 Rogue4121102.1%6本田CR-V3790130.3%7丰田 凯美瑞343439-11.3%8雪佛兰 探界者33228414.4%9本田 思域325760-13.7%10本田 雅阁291071-9.8%数据来源网通社 Internet Info Agency

  在大洋另一边的中国,我们的交通法规对燃油皮卡做出了诸多限制。首先是排放问题,不仅会为用户会带来额外的排放税,而且会因为排放超标而限制进城;其次是有年审、强制报废等政策限制,给普通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其它原因还包括成本不低的油耗(比普通轿车高上2、3倍)等等...恰好,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个方法完美解决,那就是——给皮卡通上电!这就是CyberTruck。

最多人围观的美国车车型:Mustang Mach-E

  美国绝对是一个汽车文化盛行的地方,肌肉、排量、轰鸣,这些都是充满速度与激情的专属汽车文化关键词,大街小巷上的车也符合我们对于美国汽车文化的印象。在今年的洛杉矶车展上,美国三大车企——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的展台中,也许只有福特的Mustang Mach-E能够引起围观级的现象,而这台车则违背了我们印象中,美国汽车文化所有信奉的教条,包括以Mustang命名,被许多美国车车迷所吐槽。

  目前针对为Mustang Mach-E改名的请愿申请人数已经接近900个,同时吸引了大量评论,其中绝大部分评论都表示支持Mustang Mach-E改名。对于大部份车迷来说,Mustang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名称,他们并不愿意接受福特把它应用在别的车型上面,更何况还是一款电动车型。据外媒报道,本次请愿的发起人名为Jimmy Dinsmore,是一名汽车媒体从业人员,同时也是骨灰级的Mustang车迷,其中,Mustang车迷圈子里具有相当知名的著作《Mustang by Design》就是他的得意作品。

Mustang Mach-E颠覆了所有Mustang的所有印象,没有发动机,更别谈V8;造型圆润,没有“肌肉线条”,更可怕的是它不是一台我们意识中的Pony Car,而是一台家用纯电SUV。

  即便如此,细究之下还是有一两份的Mustang元素,比如车头野马标识,并且也会提供高性能版本的GT车型,前脸搭载了专属的外观套件,车头大嘴的配色和材质也有所差别。值得一提的是,GT版本的车头马标是可以亮起的,轮圈尺寸则是20英寸。

  新车侧面取消了传统的门把手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四个按钮开关,按下之后车门会弹开一定的角度,车内则使用了机械拉手。此外,C柱部分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双色涂装形成视觉差异,不但营造出了溜背式的效果,还提升了车内后排的头部空间。

  尾部采用了经典的三灯设计,造型方面与燃油版车型稍有不同的是后尾灯做了一个箭羽的样式,增加宽度感。同时,美国版的尾部转向灯依旧是动态流水设计,点亮后十分带感。新车采用了掀背式的后备箱门设计,在标准状态下能够提供821升容积,后排放倒后能够拓展至1677升。

  内饰上同样是颠覆Mustang,反而有着一些特斯拉的气息,科技感十足。显示系统方面,新车采用了10.2 英寸全液晶仪表盘+ 15.5 英寸触摸屏的组合,前者能够显示和驾驶相关的信息,包括速度、续航里程、驾驶模式等信息。

  而15.5 英寸中控触摸屏除了尺寸够大,显示的细腻程度也令人满意,并且集成了带有云端导航功能的新一代 SYNC 信息娱乐系统, 并支持OTA 升级。同时在屏幕下方设置了实体的 Home 键,盲操作非常方便。

Mustang Mach-E动力/续航信息版本售价(折合人民币)续航(EPA标准)0-96km/h加速时间驱动形式轮胎尺寸FIRST EDITION约42.0万约435km5.5s全轮驱动19英寸SELECT约30.8万

约370km

6/5s区间全轮/后轮驱动18英寸PREMIUM约35.5万约483km6.5/5.5s区间全轮/后轮驱动19英寸CALIFORNIA ROUNT 1约36.7万约483km6.5s全轮驱动18英寸GT约42.4万约378km3.5s区间全轮驱动20英寸

  动力方面,Mustang Mach-E的标准续航版本最大功率为190kW(258PS),后驱和四驱版本峰值扭矩分别为415N·m、565N·m,0-96km/h加速时间分别为6秒和5.5秒;而长续航后驱版动力系统最大功率为210kW(286PS),峰值扭矩为415N·m,0-96km/h加速时间为6.5秒;长续航四驱版本动力系统最大功率达到了248kW(337PS),峰值扭矩为565N·m,0-96km/h加速时间为5.5秒;主打性能的GT版本的最大功率为342kW(465PS),峰值扭矩为830N·m,0-96km/h加速时间达到3.5秒。(图/文:太平洋汽车网 李升鸿/摄:太平洋汽车网洛杉矶车展前方报道团队)

最抢眼的美国造车新势力车型:Bollinger B1/B2   

  也许你没有听过Bollinger这一个品牌,实际上我也是洛杉矶车展才第一次有所接触,而它是来自于美国的电动车造车新势力,凭借着精美PPT获得融资,并且通过“钢板”拼凑法完成两款新车bollinger B1/B2,比上面所介绍的特斯拉Cybertruck更具有原始感,两款车均基于Bollinger Motors Class 3卡车平台构建。


Bollinger B1

  外观方面,Bollinger此次所发布的两款车型外形基本保持一致,都采用了比较硬汉的设计风格。方正的车身搭配宽大的保险杠和圆形的头灯,营造了一种类似硬派越野车的气场。封闭式的中网,似乎在告诉大家它是电动越野车的身份。


Bollinger B1

  配置方面,两车离地间隙为380mm,由于该车采用全铝车身和直通系统,因此具备2359kg的有效负载能力以及3402kg的牵引能力。

  内饰方面,两款车型都采用了硬汉风格的设计,铁板的运用让整车气场看上去更加粗狂,仿佛就是一台货车。

  Bollinger B2采用了B1的设计语言,新车整体看上去与Bollinger B1没有太大区别,最有辨识度的便是它尺寸巨大的尾箱,Bollinger B2将于2020年才会正式量产。


Bollinger B2

  动力方面,Bollinger两款车型采用了相同的动力总成,均配备了最大功率452kW(615PS)的双电机,其中,电机由120 kWh的电池组供电。0-96km/h的加速时间为4.5s,最高时速可达161km/h,续航里程约为321公里。

123下一页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3页)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