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网 新车频道】纯电车中的强者,目前来说毫无疑问就是特斯拉。但作为强者也有很多烦恼,例如经常会被竞争对手拿出来作为竞品对比。在国内,小鹏、蔚来和理想都尝试过直接或间接拿特斯拉作为竞品,而在海外,拿特斯拉作为竞争对手的品牌会更多。诞生于美国的Lucid品牌,同样标榜自己是特斯拉最有力的竞争对手,那究竟Lucid是碰瓷特斯拉还是真有实力?
Lucid Air车系频道 | 参配 | 图片 | 点评 | 论坛 | 经销商
预售价:暂无报价
抢先试驾原来海外新势力过的也不容易Lucid的前身是Atieva(国内注册名:捷能绿源),一家2007年在美国硅谷创立的公司,创立之初,其主要的发展方向是为其他电动汽车商研发、生产电池以及动力总成,专注于电动车电池与充电技术解决方案。而这家公司是由人谢家鹏 (Bernard TSE) 和甲骨文前高管萨姆·翁(Sam Weng)建立的。谢家鹏这位朋友很有意思,在建立Atieva前,他是特斯拉的创立董事之一、主管特斯拉电池系统研发,但后来因为与马斯克理念不合,在2007年就离开了特斯拉,并且带领了一队特斯拉的相关专家出来自己干事业。
无论是Atieva还是Lucid,虽然其主场都是在美国,但实际上,他们与中国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Atieva创立2年后,开始了首轮融资,这轮融资中其中一个投资方是中国环境基金。中国环境基金是由青云创投建立的,它是国内第一只致力清洁技术投资的海外风险投资基金。
2009年后,特斯拉就开始逐步成为搅局者,纯电汽车这个领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关注。Atieva在2011年进行了第二轮融资,取得了2400万美元。而让Atieva在国内上头条的,则是2014年的第三轮融资。2014年1月21日,北汽集团出资1亿美元入股Atieva,以25.02%的占股成为了Atieva的第一大股东。而随后,乐视(没错,就是贾跃亭那个乐视)也投资了Atieva数千万,成为了Atieva的第二大股东。
北汽大手笔入股,看中的是Atieva公司的电源管理系统,借此来提升自家新能源产品的续航里程与电池稳定性,并且北汽当时也正在参与收购美国菲斯科,如果收购成功了,也需要电动车零部件技术支持。而乐视进入Atieva,则是为了未来造车有可靠的技术支持,要知道Atieva在2014年前后已经为美国多家汽车企业提供零部件技术。
而对于Atieva而言,虽然刚开始只是做纯电汽车的三电系统,但创始人和研发团队都是从特斯拉出来的,自然骨子里还是有要造车干掉特斯拉的梦想。所以Atieva让北汽入股,正是看中北汽有新能源的相关生产和研发经验,Atieva可以利用北汽的资金和资源造出纯电汽车。在随后的消息中,也印证了这个想法:北汽与Atieva合作,旨在设计、生产出中国第一款高端纯电轿车,北汽预计在3年后就会推出与奥迪A6L同级别的高端电动车。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仅仅过了一年,北汽就与Atieva团队出现了明显分期:北汽希望Atieva先在中国发展,而谢家翔还是希望先打开美国市场。显然这个分歧是不可调和的,最终北汽并没有与Atieva成功合作产生出新车。2016年4月,北汽和Atieva分手,北汽将持有的Atieva股权转售给了一家香港公司。
至于贾跃亭的乐视,后来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本无法实现量产新车。最后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乐视在2017也转售了其持有的Atieva股份。
而就在和北汽分手的这一年,Atieva更名为Lucid Motors,正式转入造高性能豪华纯电车的行业。就在改名的两个月后,Lucid就展示了其首款车型Lucid Air的原型车。Lucid在展示时就表示,Lucid Air综合ESP续航达到了640km、零百加速仅需2.5秒,并且还会配备4个极光雷达以及6个毫米波雷达,以求拥有更好的驾驶辅助能力。Lucid Air拥有的这些技能,显然就是向着特斯拉Model S去的,那时候Model S已经发布了4年时间。
负责Lucid Air项目的是前特斯拉副总裁兼Model S总工程师Peter Rawlinson,不得不说,Lucid从特斯拉身上挖了不少人,并且大部分被特斯拉逼走的高管,都进入到了Lucid。这大概是Lucid为什么这么喜欢怼特斯拉的其中一个缘故吧。
Lucid Air亮相后,官网就开始接受预定了(虽然那会正式价格还没出),并且官方预计2年后也就是2018年就可以实现交付。但Lucid毕竟是刚开始转向造车,还处于疯狂烧钱阶段,钱不够自然项目也很难有大的推进。那会Lucid还得找7亿美元去建设工厂和开展生产,显然,手头紧巴巴的Lucid需要一个新的金主爸爸。
沉寂2年后,Lucid在2019年终于得到了救赎,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旗下的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PIF)向Lucid投资了13亿美元,以占股67%成为了Lucid的新老板。
有了金主的支撑,Lucid的造车进度大大提升,就在刚过去的2020年9月,Lucid正式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Lucid Air。Lucid Air起售价为8万美元,顶配价格为16.9万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特斯拉Model S售价为7-14万美元。Lucid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也将会于今年年底开始生产,并且预计会在明年春交付新车。
说了这么多,那Lucid Air作为特斯拉Model S的强力对手,那么有些什么过人之处?我引用一下官方说辞吧:“破纪录的性能和里程、全球充电最快的电动汽车、先进的玻璃座舱显示屏和触觉物理控制器、全新级别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全球最先进的照明技术”。带着这些强悍的配置,我们去看看Lucid Air实车,到底是不是真这么高端。
首款车型Lucid Air设计如何?Lucid Air是全球最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豪华纯电轿车,其风阻系数均为0.21(数值越低表明越好)。这个0.21是什么概念呢?正常的量产车中,排第一的风阻系数也只是0.22。当然,完全倒向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汽车可以做到更好的风阻表现,例如大众的XL1,风阻系数为0.186,但它的外形确实很诡异、实用性也相当差。所以在正常设计下,能够做到优异的风阻系数是件相当不容易的事。
回到Lucid Air上,你觉得Lucid Air这个外观设计算正常吗?其实能做到这份上算是很不错了……毕竟要是一边倒倾向于空气动力设计的话,基本就会产生出普锐斯这样的异类设计。
显然,为了降低风阻,Lucid Air能封闭的地方绝不开口,能圆润的线条绝不生硬。并且整个车比较扁平,车窗部分占比较小,整个视觉重心都是在车身部分。其实比较有意思的是车辆的尾部,尾厢的开口并非是常规设计,而是将开口扩大至两侧翼子板,这样好处就是尾厢开口宽度十分优异,这个设计还是很有意思的。并且整个尾部的设计都很简约,不过尾灯加上小鸭尾倒是给人一种复古的味道。
Lucid Air轴距2.96米,车身长度4.9米,不过这车实际给你的气场感像是D级车那般,因为它的设计比特斯拉还要来的简约,而低矮的车身、车顶,在配合21英寸的大轮毂,妥妥的轿跑风范。只不过车头部分憨憨的设计有点丢分,前车从后视镜看Lucid Air的话,会觉得这是一台二十八线的国产车作品……
Lucid Air外观上除了设计,车头大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亮点,因为Lucid Air的前大灯组使用了微型镜头阵列系统,由由数千个“光通道”组成。这样的大灯设计好处是可以十分精确的控制照明区域,提升了可见度以及安全性。其实包括包括奔驰奥迪和宝马在内,不少豪华品牌都拥有类似的大灯技术:“矩阵大灯”,只不过Lucid Air的大灯控制可以更精确一些。当然,Lucid Air其实还可以极致一些,把激光大灯也集成到灯组中,这就可以称为是最强悍的头灯了。
如果从俯视的角度来看Lucid Air,你会发现其前挡风玻璃占比面积非常大,玻璃已经覆盖了前排座椅上部,并且还是一整块玻璃组成的。这个设计跟特斯拉Model X是很相似的,其好处是可以让前排乘客获得更为强烈的开扬感,但要是被大太阳一直晒着的话也不是那么好受。另外,后排座椅上方也安装了一块面积较大的玻璃,这就相当于整个车顶只有中部和后部两根横梁。这样的设计对车身结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车顶前部少了一根横向。特斯拉在Model X上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最终在A柱区域经过了大量的加强才解决了问题。
123下一页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3页)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